高雄正展現人文的一面
刻劃屬於這座城市的歷史及故事。
在大溝頂這條「河」上走動,彷彿踏上時間之流,
魔幻卻又寫實地打開一扇又一扇通往不同年代鹽埕的大門,
穿梭當中,體會新舊交錯的鹽埕生活樣貌。
閱讀更多
東便門,是鳳山目前唯一一座現存且保持完整的城門。
1684年建「鳳山縣」,當時的城邑是在現今的左營,
1786年因林爽文事件,攻破了左營的鳳山縣城,
於是清朝官署便往南移,而在現在的鳳山區,再蓋了座鳳山城。
所以相對於稱鳳山為新城,至今仍然偶稱左營為舊城,
其實有其歷史典故。
鳳山建城兩百年有餘,
古蹟錯落市井之中,與日常生活融合,
至今市民仍往來鳳山溪上的東便門,
上市場買菜、出城門訪友,
儘管交通工具由牛車、馬車變成摩托車、自行車,
鳳邑的百年光陰,Slow motion與Modern結合,
韻味多姿,值得旅人探究。
遠遠望去,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是片綠地;
走近仔細一看,就可發現草地間縱橫交錯的鐵軌路線,
刻劃著高雄近百年來的鐵道發展歷史。
早期的哈瑪星曾經是高雄最摩登熱鬧的地方,
一方面是縱貫鐵道的終點,
另一方面也是高雄港現代化發展的起源,
銀行、郵局、商家林立,盛極一時。
鹽埕區的愛河旁,
有一幢富麗堂皇的老建物,粉綠色的外觀很是迷人。
這裡不但曾是日治時期的市役所,
後來還成為高雄市政府,直到1992年市府搬遷前,
人來人往的有戮力從公的市府人員,也有尋求協助的高雄市民,
在1998年變身成為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後,
則以另一種姿態,為廣大遊客呈現都市發展的底蘊。
自從大阪人平田源吾於1896年創立「天狗庵」,
成為全台首家溫泉旅館,整個北投,
逐漸發展出環繞著溫泉而展開的波瀾壯闊歷史。